热搜关键词: 小动物超声诊断仪 掌上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彩色超声诊断仪 兽用彩超仪
热搜关键词: 小动物超声诊断仪 掌上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彩色超声诊断仪 兽用彩超仪
6月17日,神舟十二出征寰宇,与天和核心舱成功自主对接,中国人终于入驻了属于自己的宇宙空间站,这历史性的一刻让举国上下为之欢呼沸腾。
航天员聂海胜、刘伯明、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。
一周以来,通过空间站不断传回的视频,我们也共同见证着航天员奇妙的太空「出差」生活。核心舱内,空间宽敞洁净,功能分区明确,航天员们在微重力状态下漂浮穿梭,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各项航天任务。
核心舱内部分区。图源:央视新闻
不过,值得关注的是,在微重力状态下,人体体液会重新分布,血液向头部、上肢转移,心血管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。因此,长时间的失重生活并不像肉眼可见的那么轻松,也会给航天员的身体带来诸多负担。
那么,在遥远的太空中,航天员如何检测自己的身体状况?如果突发疾病要如何进行诊治呢?这就不得不提到在航天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两项技术成果:远程超声和远程医疗。
1
太空超声
既能守护健康,又能服务科研
2016年10月17日,神舟十一号上天,航天员开展了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中的首次医学超声检查,并进行了失重心血管功能研究实验(CDS实验)。
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展示超声探头。图源:太空日记
当时,天宫二号内配备了高集成化的监测设备,不仅囊括了心电、呼吸、血压设备,还集成了多普勒超声系统。航天员能自主完成多项检查,地面也能同步监测航天员的心肺功能,对保障航天员生命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在实际使用中,航天员表示,在太空中使用超声与地面扫查有着很大不同。首先,在太空中失重后,体内器官会发生一定的位移,扫查位置与地面不同,需要反复变换探头寻找。
其次,还会遇到许多有趣的发现。比如航天员在进行颈动脉检查时,竟发现了两条“动脉”。原来,到了太空中,静脉的粗细出现了明显变化,这才让宇航员找错了目标。而这些珍贵的数据和发现,都将被进一步分析,成为前沿医学研究的重要资料。
2
在太空中挽救一条生命
不只是我国,在其他国家的航天旅程中,超声与远程医疗的应用同样有迹可循。
2020年,一位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也使用彩超设备进行了颈部扫查,不过他的扫查结果实在称得上惊险万分:疑似颈静脉出现深静脉血栓(DVT)。
国际空间站。图源:NASA
为进一步确认,在地面医生的实时远程指导下,该宇航员再次进行了远程超声检查,证实了确实存在亚急性特征的静脉血栓形成。
这一突发状况十分危险,如不及时治疗,血栓可能脱落,引起肺栓塞、急性肺水肿,最终导致呼吸衰竭,甚至死亡。更棘手的是,空间站内储备的药品不足,用于治疗血栓的依诺肝素针剂只有20盒,仅可支持40天,而该宇航员的任务时间仍有4个月之久。
地面医疗团队不得不决定,在宇航员注射依诺肝素的同时,重新发射火箭运送抗凝药阿哌沙班。而在整个为期90天的太空治疗历程中,宇航员也对自己的颈部进行了持续超声检查,密切监测血栓变化。值得庆幸的是,这名宇航员最终安全返航,着陆10天后,血栓已完全消失。
3
未来畅想
超声在太空中的无限可能
随着航天科技的不断精进,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愈加深远,面对的危机与挑战也更严峻。
相关研究表明,在太空任务中,宇航员很有可能面临创伤、失血性休克和感染等多种风险。此时,体积小巧、操作简便的彩超设备就能体现出明显优势,它能在创伤评估、气胸诊断、血容量和心功能监测、区域阻滞或辅助骨折外固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航天或太空模拟环境中需具备的急救技能,包含超声。
图源:“On the Challenges of Anesthesia and Surgery duringInterplanetary Spaceflight”
例如,在失重环境中,会使骨密度降低,增加宇航员病理性骨折的发生风险。而利用肌骨超声可以实时检查骨骼状况,判断骨折位置,对于一些微小的骨折病变更为灵敏。
飞依诺彩超设备用于骨折扫查,0,03cm骨折清晰可见。
此外,超声引导下麻醉也是太空医疗发展的可能方向。相关的模拟环境中证明,即便是新手,在超声的辅助下,也可较快地掌握一些麻醉的关键技能,如中心静脉置管和臂丛神经阻滞。
飞依诺“易针准”微磁导航,用于臂丛神经阻滞。
筑梦太空,再问苍穹。在这场目标为星辰大海的征途里,医学为梦想护航。而在超声科技的宇宙里,我们也将不断探求新知,期待在不久的未来,飞依诺超声能与中国航天英雄一起,共征寰宇!
飞依诺
科技(苏州)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医用彩超诊断仪研发和生产厂商。公司成立十年来研发超过90款彩超产品,拥有143项专利技术。产品上市七年来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,进入超过400家三甲医院,成为国内外增长快的超声品牌。